小学期硕果丨从压箱底的影像里看电视人的成长
点击上方“中传新闻传播学部”订阅我!
摄影作品是无常的自然和生命中片刻的恒定
往往时过境迁之后
愈能显出其珍贵
△年轻时候的传媒大学主楼
休闲的暑期,也许你还沉浸在世界杯结束后的兴奋中,也许你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旅行,也许你在忙碌着自己的学业和事业。
而这个暑期,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16级、17级的同学们把自己沉浸在过往的珍贵影像里,将电视学院压箱底的影像资料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
△同学们对影像资料做了细致的整理分类
是回忆,也是学习,他们以认真的态度从旧影像里寻找乐趣;
是传承,也是发展,他们用发现的眼光从自己还未出生时刻的片段中采撷记忆。
打开尘封的影像宝库,让我们一起回望电视学院的难忘点滴。
老校园,让我再度遇见你
在浏览和编辑众多的影像资料过程中,我们能透过画面,再次接触到校园旧景,在富有年代感的影像里,看看老广院的变与不变。
△主楼:摄影老师,给我一个摇镜头
△你是否也曾这样环视校园?
△运动气息爆棚的南操场
△大家都在教室里拍过作业
在这些影像中也可以看到广院校园的变化,比如那个年代还是3层楼的一号教学楼、全是圆桌的食堂、当初的核桃林和当时的电视学院东配楼和主楼、黄土满天的南操,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也作为一种史料见证着中国传媒大学的不断变化,这也是影像资料很重要的意义所在,见证历史。有影像的历史,更加真实客观,这也是影像的一大魅力所在。
魏嘉澍
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翻看旧时学生拍摄的视频作业,便像是从库房里拿出了许多年前的旧笔记,窥见如今已长成为严肃大人们的鲜见的另一面。
它带给我一种新奇感:如同玩扭蛋机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部的片子中会播放什么样的内容,亦无法从简短的标题中进行推测。随机,而不定性。
高梓屹
2016级广播电视学
专业实践,我们是认真的电视人
在翻看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对师哥师姐的专业实践及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影像年代较远,它们记录了电视事业的成长发展以及广播电视专业教学的历史。
△高晓虹老师分析广告作品
在《首届电视艺术广告大奖赛》影片中,记者不仅阐述了各类广告的设计和风格,还介绍到广告专业最早在厦门大学成立,其次就是1988年在北京广播学院成立。记者观摩了北京广播学院广告专业学生的课堂,采访了许多广告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教师,旨在介绍广告专业的核心,了解广告专业的发展现状,并向广大电视观众推动广告的发展。
编目整理各类与学校和院系相关的影像资料,让我对校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传媒行业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对各专业都有了更开阔的理解。
黄采颐
2016级广播电视学
影片在编导上发掘了如商场环境、物价、服务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注重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故事有头有尾,能够从事实出发,在我看来,现在专题片的编排应该向早期的专题片进行学习借鉴。
魏嘉澍
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由同学完全独立参与制作的节目《周末30分钟》
△1987级同学赴鄂尔多斯实习
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潜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务必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
陶翕然
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在浏览师哥师姐们留下来的专业实践资料的同时,同学们感受到传承的温暖,一帧帧画面让相隔二三十年的两代年轻人对话。视听语言在变化中又保留经典,媒体人却始终充满朝气。
在校生活,我们有自己的青春乐园
电视学院同学的镜头是留下青春风采最好的影集,这次调阅和整理的资料中有1989级同学军训全纪录,有1988级同学参与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还有展现宿舍生活、关心教学条件改善等诸多题材。
△1989级同学军训纪实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面对着广阔的世界。我们学新闻、学电视,不只为了陶冶情操,也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创造更好的世界。
从作业开始,到以后的作品。从校园开始,到更大的世界。未来有无限可能,等待我们去努力,去创造。
陶翕然
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感谢学院给我们这么一次机会,让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去20年前的中国传媒大学体验,我着实认识到时间的力量。
刘纪阳
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
影像资料的数量不算少,画质也不是那么清晰,其中的内容也不是都那么具有趣味性,然而正是那一个一个平淡的新闻中,体现了变化,体现了学院学校乃至整个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在我心中对于影像对于新闻的感情或许也因此更加深厚!
孙嘉曼
2017级广播电视学
也许此刻的你离开母校多年
也许此刻的你即将开始校园生活
一帧帧画面是电视人创新奋进的历史印记
一年年改变是我们的事业成长的缩影
珍惜春光,把握当下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视频 供稿/ 王闻俊
撰稿编辑/吴鸿波 美编/付晓雅
主编/丰。瑞 郑。石 监制/顾。洁